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48节(2 / 2)


  “……”乔毓窘迫道:“别说的这么准嘛。”

  皇帝瞥了她一眼,倒没再多纠结,目光落在那副难掩宏伟的地图上,神情希冀,久久没有做声。

  正值贞观三年,属于大唐的盛世刚刚拉开帷幕。

  吐蕃王朝的第三十二任赞普囊日论赞掀起变革,新旧势力的交替伴随着尖锐的矛盾,囊日论赞被臣属毒杀,新建不久的吐蕃王朝面临着严峻的危机。

  而此时,他的儿子——吐蕃未来的一代雄主松赞干布,也才十二岁而已。

  深冬严寒,又逢暴雪天灾,东突厥牲畜死伤无数,颉利可汗决议效仿汉制,加强集权,然而朝令夕改之下,却令部族离心,祸像已生。

  倭国的第一位女天皇推古天皇辞世,敏达天皇的孙儿田村皇子继位,即舒明天皇。

  在舒明天皇在继位的当年八月,第一批遣唐使离开倭国,踏上了前往大唐的旅程。

  新罗、百济不过边陲小国,不值一提。

  再远一些,中世纪的欧洲正处于黑暗时代,而美洲与澳洲,也接近于一片空白。

  前朝因暴政而亡国,诸方混战之后,乱世得以终结,却也给这天下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。

  武德年间的大唐,正处于阴翳的低谷,缓慢的舔舐伤口,休养生息,而随之而来的贞观,却如同东升旭日般光芒万丈,不可直视。

  对于乔毓而言,这是最好的时代。

  对于大唐而言,这也是最好的时代。

  恢弘灿烂,盛世雍容,四海安澜,万国来朝,大唐王朝开启了有史以来最为绚烂的盛世华章。

  第38章 纲略

  这天下如此辽阔, 任何一个心怀壮志的君主, 都很难视若无睹,皇帝也不例外。

  面前的地图颇为详尽, 但也只是局限于大唐及其周边国都,在更远的地方, 都只是草草勾勒出轮廓, 不甚仔细。

  皇帝盯着看了半晌, 忽然一指地图西侧的空白地方, 那处被乔毓抹了几点朱砂:“这是什么意思”

  乔毓看了眼,道:“这里有矿。”

  皇帝又指向北方空白处的墨点:“这个呢?”

  乔毓道:“不同的矿。”

  皇帝目光热切起来, 紧盯着思忖片刻, 方才轻出一口气:“慢慢来。”

  他转向皇太子:“你怎么想?”

  “小姨母所说的倭国,一时半刻的打不过去的, ”皇太子徐徐道:“正如此前所说,若要攻打倭国, 必然要有水师帆船,通晓风向水势,此非一日之功,再则,又有高句丽、东突厥虎视眈眈……”

  他的手指在那几个国家所在之处一点, 又重新敛入袖中:“对于我们而言,时常寇边的东突厥,才是迫在眉睫之事。”

  “父皇登基三年,厉兵秣马, 与民生息,已有与之一战之力,此外,小姨母所说的吐蕃王朝,也须得留意,既然已经知道此处来日会是劲敌,也当早做防范。”

  卫国公眉头微动:“太子殿下是说……”

  “囊日论赞既死,新旧两派激烈对抗,短时间内,幼主只怕很难将这个烂摊子收拾起来,”皇太子道:“对于大唐而言,一个四分五裂的吐蕃,远比统一起来的王朝有利。”

  卫国公看向皇帝,见他微微颔首,显露赞同之意,便道:“如此,可叫剑南道暗中配合,或可将其一分为二,彼此内耗……”

  皇太子道:“空谈无益,来日出军突厥,扬帆海外,都要有真金白银堆砌,只是现下民生凋敝,不可再加赋税……唔,或许可以鼓励商贸,征收商税。自汉朝时候起,便有丝绸之路,本朝早已重开,又有人自海外而来,未尝不是另一条思路……”

  他说的条理分明,皇帝听得满意,略顿了顿,又叹道: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,没有百姓与钱粮,一切都是空谈。天下动荡已久,人口凋零,贞观初年,不及三百万户,现下虽略有好转,但仍要谨慎处之。”

  有的时候,人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准确的方向,只要不走弯路,缓步前行,最终总能抵达终点。

  有乔毓在,短时间之内,他们不会走到歪路上。

  但有些事情,并不是知道方向便能成功的,脱离了脚下基础,再美好的未来,也只是眼前画饼罢了,看得到,吃不到。

  内殿中只有皇帝、皇太子、卫国公与乔毓四人,并无宫人内侍在侧,如此站在那地图面前端详良久,又往书案前去落座详谈。

  皇太子研磨,皇帝执笔,锋锐的眉梢一挑,道:“你说朕曾经开创盛世,那时候,朕是怎么做的?”

  乔毓被他问的脑袋有点懵,略微思忖,语气中流露出几分钦佩来:“你做的很多……”

  “那便叫朕来问,你慢慢答。”皇帝并不因此自矜,提笔蘸墨,道:“行政上有变革吗?国策有哪些?”

  “圣上登基之后,便以三省六部分权,又选贤举能,广开言路。战乱之后人口凋零,民少吏多,朝廷便组织裁撤冗官,轻徭薄赋,鼓励农桑。”

  这些都有些笼统,乔毓顿了顿,又道:“此外,又对府兵制、均田制与科举进行改革,又以均田制为基础,推行租庸调制,节制力役的征发,不夺农时……”

  她说的时候,皇帝便提笔记录,乔毓说完之后又过了会儿,他才慢慢停笔,对着纸上内容看了会儿,道:“万事有利有弊,这些策略有独到之处,想来也有所疏漏,后世人应当有所总结。”

  乔毓有些钦佩了,点头道:“确实有。”

  皇帝却没有急着问,又道:“朕在位期间,对外征讨如何?”

  乔毓想了想,道:“贞观四年——也就是明年,东突厥覆灭,贞观九年打吐谷浑,贞观十三年灭高昌,贞观十九年打高句丽……”

  “那个,”她有点不好意思的道:“虽然都说是从容班师,但我觉得,你好像打输了……”

  “……”皇帝斜她一眼,道:“后来呢,高句丽灭国了吗?”

  乔毓挺起胸脯,一指皇太子,颇有些与有荣焉之感:“我外甥灭的!”

  皇帝看了皇太子一眼,神情中有些不易察觉的欣慰,也没再就着这个话头问,将时间记载下来,道:“除此之外呢?你说贞观盛世,万国来朝,想必其时大唐国富民安,远非现在可比,具体是怎么做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