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男人只会影响我拔剑的速度第72节(2 / 2)


  淑妃前脚去了寿康宫,后脚就被偷了家,只是这时候她还不知此事——就算是知道了,一时之间怕也顾不上。

  太后也顾不上跟儿子冷战了,半个时辰内,接连打发了三波儿人去请他。

  皇帝起先不想去的,杜若离劝他:“母后到底上了年纪,还是去吧,也未必就是给承恩公府求情的……”

  皇帝亲了亲丑家伙的小脸蛋,捏着鼻子满脸晦气的去了,刚进门,就听太后含冤带怒道:“皇帝好威风,这是要抄自己嫡亲舅舅的家吗?你怎么不连哀家也一并下狱?!”

  该死的扶弟魔!

  你已经被封建思想洗脑,彻底丧失了自我!

  皇帝冷笑一声,压根不听她逼逼,二话不说,转头就走。

  太后:“……”

  太后:“?????”

  直到皇帝的身影彻底消失在眼前,她才回过神来,难以置信的看着一旁泪眼涟涟的淑妃,颤声道:“他,他就这么走了?”

  淑妃也是神色张皇:“啊,这,表哥何以……”

  太后怒的浑身都在哆嗦,一把将案上茶器扫到地上,老泪纵横:“他是真心想逼死哀家啊!”

  是啊,皇帝虽然没真心想叫太后死,但是办的事情桩桩件件都是冲着太后的命去的。

  御史台弹劾承恩公府和文氏外戚之后,皇帝直接点了人彻查此案,这两家都不怎么知道收敛,不过一日,案情的相关奏疏就摆在御书房的案头了。

  皇帝半点都没留情,该杀的杀,该下狱的下狱,该抄家的抄家,后宫里也没有手下留情。

  淑妃直接被废去名位,贬为庶人,以勾连外戚、卖官鬻爵为由,同被废位的前贤贵妃文希柳一道白绫赐死。

  庄静郡主虽然下手铲除了诸宫妃的眼线,却也知太后执掌宫廷多年,手中势力绝对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,不可能一次性完全歼灭——这也正是她的目的。

  真要是把太后手里边的人一次性铲除掉了,接下来的戏怕就没法唱了。

  太后虽身在寿康宫,但该知道的消息却是一个都没落下,从承恩公府被问罪开始,到皇帝下令抄家,再到成年男子下狱秋后问斩,未成年者流放岭南结束,一个大霹雳接着另一个大霹雳,短短几日而已,她像是苍老了十几岁。

  淑妃此时虽然还没有收到被赐白绫的圣旨,但已经感知到了空气中的危险,叶家倒下,已经是风雨欲来,覆巢之下,焉有完卵!

  她跪在太后面前,涕泪连连:“姑母,宝瑛求求您,救救我阿爹阿娘……”

  那也是太后的骨肉亲人,她岂能坐视不管?

  太后已经不敢叫淑妃离开自己身边了,浸淫深宫多年,她太明白斩草除根的道理了!

  从来没有一个妃嫔,能够在母家被问罪之后全身而退!

  太后沉着脸吩咐人往宣室殿传话:“如果皇帝不想为哀家举办丧仪的话,就叫他马上到寿康宫来!”

  这是赤裸裸的威胁了。

  皇帝会动容吗?

  当然不会!

  活的亲娘他见过,死的亲娘他也不是没面对面骂过架,再这事儿本就是他占理,哪怕以后再到了地府,先祖们面前他也能理直气壮!

  皇帝直截了当的告诉寿康宫的人:“你们转告太后,朕与太后的母子之情,是一家之私,而承恩公府所犯下的罪过,是国家之大,朕为天下,焉能因私废公,自乱国法?若如此,朕何以取信于天下!”

  这无疑就是指着太后的鼻子说——我杀你兄弟是为了天下大义,娘你别无理取闹,改我是不会改的,你要死就赶紧死!

  这大义凛然的一席话传到寿康宫,太后脸色煞白,急怒攻心,一口血吐出来,当场就撅过去了。

  淑妃见状几乎要流下血泪来,一边打发人去请太医,一边在太后病床前侍奉,就在这时候,却有太后安插在宣室殿的眼线前来回话:“陛下方才降旨,给淑妃娘娘和文氏赐了白绫!”

  一语落下,淑妃直接软在了地上。

  她面无人色,几近绝望:“陛下,陛下何以这般绝情!难道往日的情爱,竟都是假的吗?!”

  淑妃且笑且哭,笑自己蠢,哭前行无路,正惶然间,忽然听人咳嗽几声,继而厉声道:“他要赐死你,便带了白绫来,我倒要亲眼看看,他能不能当着哀家的面,下手勒死你!”

  太后醒了。

  殿内又是一番手忙脚乱。

  淑妃再顾不上别的,慌忙擦了眼泪:“姑母……”

  关怀与慰藉的话还没说出口,外边便有太后心腹急匆匆来报:“文氏装扮成宫人模样,在外边求见太后娘娘。”

  太后脸上先是闪过一抹轻蔑,继而微微变色,环视一周,将人打发出去,只留了淑妃和两三心腹:“传她进来吧。”

  事态紧急,性命危在旦夕,文希柳并不过多同她纠缠,入门之后,便看门见山道:“太后娘娘是否想保住承恩公府满门,保住这万里江山?!”

  殿中人齐齐变色,太后则厉声道:“文氏,你这是什么意思?有话直说,不必跟哀家兜圈子!”

  文希柳微微一笑,继而肃了神色:“太后娘娘,妾身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。”

  她视线在淑妃脸上扫过,声音愈发轻了:“现在这位陛下,是假的!”

  不等太后说话,她便将自己的发现一一讲了出来:“您是陛下的生母,难道不觉得他最近的反应太奇怪了吗?从前同皇后水火不容,现下却好得蜜里调油,跟一个人似的,连带着皇后所出的公主也那样受宠,六宫都被冷待了——这可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情啊。”

  “还有,自从陛下表露出对椒房殿的偏爱开始,他身边的亲信故旧便陆续被打发走了,新提上去的内侍监是个十七八岁的毛头小子,这不稀奇吗?别人不知道,您应该很清楚,从前的赵老公,几乎是从陛下记事开始就跟随于他了,感情极尽深厚,这么一个了解陛下、亲近陛下的人,又没犯什么大错,怎么就给打发出去了呢?”

  太后与淑妃俱是脸色大变!

  而文希柳则继续娓娓道来:“后宫中也是如此,妾身也好,淑妃妹妹也好,都在一夜之间失宠,跌落谷底。朝堂之上,承恩公府和妾身的外家被连根拔起,要知道,在这之前,他们都是陛下倚重的肱股之臣啊,您不觉得这些变化都太过突然了吗?”

  淑妃听得瞠目结舌,惊骇之下,下意识的用了从前的称呼:“贤贵妃所言的确有理,只是,只是这未免也太过匪夷所思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