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男人只会影响我拔剑的速度第105节(2 / 2)


  陆家的事情不解决掉,他们晚上睡觉都不安心。

  是啊,今天这事儿是二房做的,可是二房姓孙,他们也姓孙,同一个祖宗、再亲近没有了,以后陆离真要是发达了,想起今日之辱,要报复孙家,他难道会只报复二房一家?

  易地而处一下,孙大老爷和孙三老爷扪心自问,他们肯定是要斩草除根的!

  事情已经出了,他们就只有三个选择。

  其一,冷眼旁观。

  这是最差最烂的处置方式,等于是直接丢掉了先手。

  其二,将二房的打算告诉陆家,与之联盟吞掉二房——真要是这么干的话,可是太难看了。

  三房人之间的确有些嫌隙,他们自问也不是正人君子,但连亲兄弟都坑,这未免太不是人了,再说,亲兄弟都靠不住,陆家难道就能靠得住?

  其三,跟二房联手,把陆家干死,以绝后患!

  打蛇不死,反受其害,既然已经得罪了陆家,且没有修好的可能,那与其日夜提心吊胆唯恐陆家将来报复,还不如搜寻个良机,直接把陆家连根拔起!

  什么,陆离发达了之后未必会报复孙家,即便真的报复孙家,也未必会牵连到另外两房?

  笑话,能永绝后患的事情,为什么要用全家人来赌!

  兄弟三个人之间,孙老爷的头脑是最不灵光的那个,可偏生命好,娶了个精明能干的太太。

  孙大老爷跟孙三老爷眼见着是没法儿从二房榨出来什么油水儿了,只能苦笑着认输:“自家人不说两家话……”

  三兄弟到底还是联合在一处,想办法破解未来可能会有的困局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陆家的未来都寄托在谁身上?

  陆老爷并不成器,几十岁的人了,还只在清水衙门里办差,陆行鲁莽激进,也不是个能成事的,陆家的希望,其实全都在陆离身上。

  要不然,陆老爷和陆太太也不会愿意为了保住他而付出那么高昂的代价,换成陆行,同样的条件他们眼皮子都不会眨一下。

  儿媳妇想闹就去闹好了,顶破天也就是名声臭了,自家儿子该吃吃该喝喝,又不会少块肉。

  但是陆离不一样。

  他是政界的新星,是新时代的楷模,他的形象必须完全正面,他必须要爱惜羽毛。

  今天的这场闹剧,已经将他的死穴点的明明白白。

  他靠着西式风尚的这股东风成事,也将被这股东风刮进海里,所谓的民主与平等,他只是学了个皮毛,从内里和根子上来讲,他仍旧是穿着长袍马褂、留着辫子的封建人氏。

  这么明显的把柄露在外边儿,不就是给人抓的吗?

  ……

  孙家在新闻界也有关系,昨天发生的事情,第二天就见了报。

  孙海薇公开发布声明,阐明与陆离的夫妻关系早已结束,二人和平分手,此后男女婚假,互不相干。

  陆父陆母感念她在陆家空守几年,却遭辜负,深感愧疚,故而将陆家所有的南园赠与,以此宽慰。

  声明的最后讲孙海薇女士无意独居南园,待到陆家人搬出之后,将会公开将其拍卖,拍卖所得费用将用于支援学子出国求学,愿我同胞开民智、得新风,壮我华夏气魄。

  陆离同天发表公开声名,情真意切的表达了对于孙海薇女士的感激与歉疚,同时也向她致以真挚的祝愿。

  两则新闻一经发出,舆论上便掀起了一场巨浪,虽然也有少部分人非议,但更多的还是赞许和褒扬。

  破除封建婚姻枷锁是其一,爱国奉献慷慨解囊是其二,谁要是对此事叽叽歪歪,只怕立时就会遭到无数人的声讨。

  昔日被人讥诮嘲讽的弃妇孙海薇,一夜之间成为了新闻界人尽皆知的人物,连国内最负盛名的几个贵太太组成的文学沙龙,也向她发来了邀请函。

  萧绰将头发梳上去,露出光洁的额头,丢掉旧式的旗装,衬衫西裤上身,整个人看上去爽利又明快,宛如三月里的一束清风。

  她婉拒了各种沙龙邀约,足不出户,在家攻读各式各样的西方书籍,又托孙太太帮忙请了英文老师,上午学习读写,下午了解西方的历史和人文政治,日子过得十分充实。

  陆老爷跟陆离答应将老宅赔付给孙海薇,只是心里边儿到底存着几分私念,毕竟孙海薇只是一个人,且事发之后就回了孙家,而陆家连主子带仆人林林总总加起来几十口子人呢,要搬也是孙海薇搬,难道她还真能带着人把陆家人统统赶走?

  陆家人心里边存着几分侥幸,哪成想孙海薇真就是损人不利己,她自己不要这宅子,宁肯卖掉之后把钱全捐出去,也绝对不肯把南园留给陆家人。

  这下陆家人算是坐蜡了。

  这宅子要是孙海薇要,他们还能拖一拖,可孙海薇公开说要拍卖宅子全数捐款——所有人都看着呢,陆家人难道还真能豁出脸去不要,就这么赖在这儿?

  陆老爷听说这事儿之后就犯了病,前前后后找了几个大夫,看过之后都只是摇头,说:“小心着些,不要再叫陆老爷动气了,如若不然,人忽然间出了事,也不罕见……”

  陆离知道孙海薇难缠,倒是不敢赖账了,督促着哭天抹泪的陆太太带人搬了出去,抓紧时间把南园腾了出来。

  这边儿园子一空,那边儿萧绰就张罗着开始拍卖,来的人真不算少,政商界的名流都有。

  有人是看中了这个园子,南园的位置好,宽敞,景致绝佳。

  还有人是看中了这个名声,既得了园子,又在外边儿挣一个为国家栽培栋梁的名头,一举两得。

  这场拍卖从一开始就分外激烈,最后落锤的价格更是相当可观。

  买主是位有头有脸的富商,弥勒佛似的,脸上笑呵呵的,跟萧绰一起照了张相,第二天这张照片就出现在了报纸头条上。

  一时间,孙海薇将将有些要冷却下来的名头,马上便再度火热起来。

  孙老爷看着报纸,“啧啧”出声:“海薇啊,这笔钱你真要全都用出去啊?怪可惜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