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2节(1 / 2)





  晋王听到此处,不禁心头猛跳,冷汗涔涔:“请外祖父教我!”

  仪国公道:“殿下应该去为荣安郡主求情,劝阻陛下问罪沈家,至于曹信,罚酒三杯便是。”

  “可是,”晋王犹疑道:“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,沈平佑之死的真相若是暴露出来,沈家人必然恨我入骨,若是放她们离京,日后恐怕后患无穷。而曹信,也未必肯善罢甘休。”

  “后患无穷?”仪国公面露讥诮,道:“沈平佑死了,沈家也就倒了,沈胤之虽还没找到,但自昌源战败至今,都快一个月了,什么消息都没有,想必也已经魂归九泉。沈家就此绝嗣,只寡妇孤女两个人,还翻得起什么浪?与其赶尽杀绝,倒不如化敌为友。”

  晋王诧异道:“化敌为友?”

  “沈平佑父子既死,沈家的一切——无论是累世家财,亦或是军中人望,便都着落到荣安郡主身上,”仪国公道:“殿下何妨向陛下求情,饶恕她今日失仪之罪,待热孝一过,便求陛下赐婚,纳为侧妃?”

  晋王那日见沈静秋姝色,便有几分意动,只是今日见她辞色甚锋,却有些迟疑:“若是她知道沈平佑之死的真相……”

  “那就不叫她知道!”仪国公道:“等她进了王府,该当如何,还不是殿下一句话的事?至于那曹信——”

  仪国公眼底讥讽之色愈深:“殿下只看曹信此行仅派三千骑兵,又上表献捷,便知若非势不得已,他绝无谋逆之心。天子毕竟是天子,真闹起来,他便是逆臣,人人得而诛之。曹信谨慎了大半辈子,不至如此莽撞,陛下稍退一步,他自然知情识趣,等接回沈家母女,便会上表请罪。”

  晋王细细思量一遍,心里便有了底,不禁笑道:“外祖父方才还说曹信老谋深算,他那等人,连给您提鞋都不配。”

  仪国公听得有些自得,抚了抚胡须,嘱咐道:“沈家只留了寡妇孤女两个人,放过也没什么,一来可暂平边军之怒,安抚军心,二来,也能堵住清流名宿们的嘴,一举两得。殿下稍后见了陛下,只管从这两方面着手劝说,陛下必然会应允的。”

  晋王不胜欢欣:“多谢外祖父提点,我这便去。”

  ……

  直到走出宫门,燕琅心里一直提着的那口气,方才暂且松开。

  短短半个时辰的功夫,她骂的酣畅淋漓,尽吐怨气,却也是刀锋起舞,死生一线,现下登上马车,才觉自己后背衣衫已经有些湿了。

  “秀儿,”系统还没从方才的触动中走出,呜呜哭道:“我要给你生猴子!”

  燕琅原还有些肃然,闻言却笑了。

  她轻轻道:“远不到能放松的时候呢。”

  马车行驶飞快,两刻钟过去,沈家的府门便映入眼帘。

  老管家亲自守在门口,见人回来了,不禁老泪纵横,忙迎上去,哽咽道:“是姑娘回来了吗?”

  “是我。”燕琅一掀车帘,身手矫健的下了马车,见老人家眼眶通红,心下不禁一叹,柔声安抚道:“我回来了。”

  老管家笑中带泪,连连道:“上天庇佑啊!”

  “天行有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。”燕琅失笑道:“是咱们自己救了自己,关上天什么事。”

  老管家也笑了,引着她进府,又低声道:“金陵封城了,曹将军的三千骑兵,已经到了城外。朝中投机者不在少数,权衡利弊之后,必然会为沈家求情,姑娘,这一关,咱们过了!”

  燕琅出宫时便与匆忙传讯的侍从擦肩而过,那时心下便隐约有了猜测,现下得到验证,自是喜不自胜:“我既平安出宫,沈家便安泰了一半,现下曹将军遣人入京,沈家便可大安。悄悄将要紧东西收拾出来,等皇帝将父亲棺椁送回,咱们即刻出发!”

  老管家亲眼看着沈家陷入困局,也亲眼看着她将沈家从那摊充斥着阴诡算计的烂泥解脱出来,旁人只觉沈家运道上佳,柳暗花明,又怎知这一步步顺遂走过,有多少的殚精竭虑,呕心沥血。

  “姑娘,您现在后悔,也还来得及,”老管家忽的有些心酸,哽咽道:“我送您和夫人回河西,隐姓埋名,也可一生安泰……”

  “沈伯,我知你是一片好意,只是这样的话,以后不要再讲了。”

  燕琅回头去看他,道:“父亲含冤而死,哥哥尸骨无存——他们都是我的骨肉至亲啊!即便我真的隐避遁世,逃开世人目光,可我的良心呢?也逃得开吗?”

  “我要去北境,要去战场,要去直面父兄曾经面对的敌人,我必须去!”

  她目光坚毅,铿锵有力道:“我要替父兄报仇,要替大夏雪耻,要还这天下一个清明坦荡的朝局,要给百姓一个海晏河清的盛世!”

  老管家为之触动,静默良久,终于道:“若是失败了呢?”

  “至少我曾经尝试过,战斗过,死后不至于以发覆面,无颜去见父兄。”

  “人总是会死的,我也不会例外,”燕琅说及此处,却不露颓态,莞尔而笑,意气风发:“我若死,那也是倒在战场上,天地为墓,日月为碑,又有何惧!”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

  准备换地图啦~

  第27章 我要做皇帝27

  燕琅平安归来,沈家上下一片欢腾,林氏在祠堂里念了大半日的经,见继女安然回府,欣然落泪,拉着她的手,一个劲儿道:“回来就好,回来就好啊!”

  是日午间,众人免不得一场大醉,欢庆过后,便陷入紧促而高效的忙碌之中。

  沈家的家业早就被老管家卖的七七八八,靠不住的仆婢侍从也被遣散,再收拾起来,便要简单的多。

  当天晚上,燕琅与林氏一道进了祠堂,向沈家历代先祖的牌位叩首磕头:“前无行路,后无归途,刀山火海,也只能闯一闯了,诸位先祖在上,勿要见怪。”

  林氏听到此处,不觉潸然泪下:“只可怜你父亲,身死之后,竟还不得入土为安。”

  “皇帝既然打算放过沈家,留下父亲遗体不仅没什么用处,反倒会触怒边军,”燕琅道:“用不了多久,他就会将父亲遗体送还的。”

  这话说的一点也不错,第二日晌午时分,便有宫中侍从送了沈平佑棺椁过来,搁下之后也不说话,就这么沉默着走了。

  燕琅亲自将沈平佑的棺椁迎了进去,祭拜之后,向林氏解释道:“皇帝挨了我那么一通骂,自然恨之入骨,饶是不得不宽恕我,也不会再降旨明言,这会儿将父亲的遗体送回来,便是表明态度了。”

  林氏叹道:“只是不知道,究竟是谁劝的皇帝改了主意。”

  “管他是谁,总之不会是沈家的朋友,”燕琅冷笑道:“若是父亲的亲朋故交去劝,皇帝不仅不会听,反而会大发雷霆,现下这么快便松口,想也知进言者与沈家无甚交际。”

  林氏又是一声长叹。

  燕琅却唤了府中人来,吩咐道:“今次和亲之事既了,我与母亲便要扶棺北上,送父亲遗体回河西祖地安葬,车骑将军大义,愿送我们母女二人归乡,各自回去收拾行装,我们明日便出发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