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16节(1 / 2)





  权利是让人为之而疯狂的东西,贾诩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。

  周不疑目光闪烁着异样的光芒,“他们不动还罢了,若是动,必然是死无葬身之地。”

  “噤声。”贾诩怎么都没有想到他以为最稳重的周不疑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,吓得他一个激灵。

  “先生多虑了,魏公诸子中,年幼几位皆与娘子交好,你所担心的无非是子桓公子与子建公子罢了。更或者该说是子桓公子。”曹植是一个真正的文人,自有文人的风骨,对于看不过曹盼一直表露得在外,但是却不会使那些暗地里的手段。曹丕比起曹植来心机更深沉,而且他如今算是曹操的长子。

  贾诩能听出周不疑对于曹丕的不喜,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“你既然知道,更该劝着娘子多与子桓公子交好。”

  “不。先生是到现在都没明白,娘子连魏公都不愿意依附,你让她去与子桓公子交好,她也一样不会。”周不疑太了解曹盼,况且就现在的曹盼,哪怕是曹操都不敢轻易动她,曹丕要是犯蠢,那就怪不得旁人了。

  头痛,头痛啊!贾诩喃语道:“她怎么就不是一个郎君呢,她要是个郎君,我必为她图谋那个位子,也不至于如今这般为难。”

  墨问不吭声,其他人就更不会了,秦无倒是哀怨地道:“娘子怎么不想着把我调回去呢?”

  “你要是都回了,这些兵都怎么办?”他们辛苦练出来的兵呐,除了曹盼也就只有秦无能使得动,曹盼既已出任尚书令一职,短时间内是不可能会回来的,秦无当然是要坐镇。

  “军政大事,皆有赖先生了。”他们这一走,武有秦无坐镇,文非贾诩无疑了。

  贾诩一口气卡在喉咙,无力地摆手道:“回吧,回吧,这里有我。”

  谁让他是曹盼唯一活着的师傅呢,郭嘉、荀彧都教了曹盼不少东西,倒是他拿的好处与他们一般的多,偏偏没教过曹盼什么,如今只能给曹盼当苦力了。

  当着苦力还得要劳心劳累的,他这会儿最急的还是曹操百年之后,曹盼该如何是好?曹操那些个儿子啊,不是他看不上,着实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曹盼的,那容人之量,也还不定怎么的。

  周不疑等人将各郡之事都交接好了,一行赶往邺城,他们的官职也都已经任下了,在刚出炉的官制中,周不疑任吏部侍郎、墨问任工部侍郎、崔申任刑部侍郎、司马无名进了户部。

  皆与他们之所长而任命,各自一看,对于曹盼附录的三省六部制,细细研究,倒是与先前他们在各郡所为,异曲同工啊。

  那就是说,曹盼绝不是一时兴起而为,而这三省六部制在他们看来,权分了,官位也多了,那原本一相之位,如今变成了七个。

  而因着这三省的长官之事,不少人已经吵了起来,无论如何,都想争一个相位。

  从此只有一个不好争,如今都变成七个了,哪怕除去曹盼这个尚书令的一个,那也还有六个啊。

  看着底下的属官蠢蠢欲动,曹盼调回周不疑他们几个皆以侍郎之位也就不算那么显眼了。

  倒是曹操道:“除了公达可出任中书令,你看何人合适出任侍中?及六部尚书?”

  曹盼这尚书令听着曹盼那么一问,已经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东西递到曹操的面前,“瞧瞧是不是与阿爹想到一处去了。”

  这是知道曹操一定会问她啊,曹操接曹盼递上来的东西,一眼看完,“英雄所见略同。不过杨修和司马懿,一个是你子桓哥哥的属官,一个是你子建哥哥的属官,他们的位置,我还是想动一动。”

  曹盼道:“阿爹随意。”

  摆明了不想过多参与的模样,引得曹操一笑。“你如今是尚书令,阿爹的世子一事,得问问你的意见。”

  毫不客气地翻了一个白眼,曹盼直言不讳地道:“你的心都偏得没边了,我的意见重要吗?”

  曹操听着尴尬地咳嗽了一声,“你子建哥哥难道不是比你子桓哥哥更仁厚一些?若我有生之年能一统天下,他必能成为一个仁厚之君。”

  “连一个杨修他都驾驭不了,仁厚有用?”曹盼直言不讳。

  曹操被噎着了,许久才冲着曹盼道:“那你子桓哥哥呢?他城府够,可是,心思太重了,我只怕他将来亏待了你。”

  “若阿爹只考虑我的话只管放心,你都不能亏待了我,他更不行。”曹盼理直气壮地朝着曹操如此说,曹操轻轻一叹,“听你这意思是觉得哪个都不合适?”

  曹盼连连摆手道:“这不是我说的,这是阿爹你自己说的,你可别把话扣我头上。”

  子嗣之争,世子之位,更是将来那万人之上的位子,曹盼是绝计不会让曹操捉住任何一个话柄的。

  曹操轻轻地一叹,“若冲儿还活着,我何必如此费心。再不济你若是个郎君,我也无后顾之忧。”

  这样的话每每只要提到继承人这事,曹操就要感慨一回,曹盼听得耳朵都起茧了。

  “要不你把我塞回阿娘的肚子再让她把我生成个郎君。”噎不死曹操,曹盼这是不甘心了是。

  曹操着实忍不住地冲着曹盼道:“走走走,走远点。”

  一提这事曹盼就非气他一回不可,曹操着实的是忍不住撵人。

  “那我走了。”回了邺城,曹盼是硬被曹操安排着住在了铜雀台里,可惜才住了几天曹盼就忍不住地搬了出去,理由很简单,太吵了。

  曹操的女人不少,曹盼手里捏着全天下的盐田,这是何等之大利,以前曹盼没跟他们在一起,找不着人当然要不到,如今好不容易跟曹盼住在同一屋檐下,谁还能扛得住如此暴利。

  故而,曹盼直接与曹操明说,宅子先买好布置妥当了,曹操一点头,她便立刻收拾包袱搬了出去。

  平娘那些照顾着她长大的人,除了两三个留守在许都的旧宅时,余下的跟着来了。

  虽然换了一个地方,总还是有熟悉的人,熟悉的味道。身边的这些人一如既往,曹盼的心想着暖洋洋的。

  高高兴兴地走出了铜雀台,没想到就在门口碰到了曹丕与司马懿。

  “子桓哥哥。”曹盼与曹丕见礼,至于司马懿,只看了一眼过去,司马懿已经见礼道:“见过尚书令。”

  曹盼点了点头,算是打过招呼了,曹丕道:“明心这是要出宫了?”

  “是,刚与阿爹说完了事。”曹盼坦荡地回应,曹丕道:“我们兄妹多年,倒是不曾一起单独说说话,今日与我一聚如何?”

  都说了兄妹多年都不曾单独聚过,曹丕如今这番邀请,曹盼连拒绝都不行。

  “好。”曹盼应得分外的利落,一道声音传来,“五官中郎将这是请尚书令一聚,不介意修与子建公子一道吧。”

  曹植与杨修从曹丕的身后走来,耳聪目明的曹盼早已发现,正因为发现了,所以才会答应得如此爽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