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42节(1 / 2)





  如此一来,曹盼在邺城的口碑迅速地地传开了,人人都争相称颂她的公正廉明,爱民之心。

  所以,随后曹盼在邺城再征女部,前来报名的女郎一下子就多了。

  如今各村里哪个不知曹盼之名,这样一个把他们老百姓放在心上的人,又怎么会不叫他们也把她放在心上。

  倒是还有人叫嚷着小娘子家家的,抛头露面作甚。引得一致因曹盼而挺直了腰板,在家里人道小娘子有什么用是,直接拿了曹盼来说事。

  这为他们老百姓出力尽心最多的就是他们瞧不上的小娘子了。有曹盼在前面,谁敢说小娘子没用。

  “你这一招耍得着实的好。既正典狱之风,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女子的地位,在你之前,无人如此审讯查案,在你之后,无论是谁人都是仿着你来。”

  女部一开召,作为曹盼女部的顶梁柱,郭夫人还有蔡琰自然都是亲自来的,眼看一个又一个小娘子奔来,郭夫人低声与曹盼说。

  曹盼浅笑道:“师娘谬赞了。”

  “听说你与五官中郎将闹了别扭。”郭夫人夸得倒是真心实意,但是另一件更让她关注。

  “闹别扭倒是不至于。”与曹丕之事,纵然是与郭夫人曹盼亦无意多说,自家的事关起来门来自己解决就是了,闹得沸沸扬扬的叫人知道她与曹丕不和对曹家有什么好处?

  蔡琰在旁边听了一耳朵,“娘子心中坦荡,自不畏于人言。只是未必人人都如娘子的坦荡。”

  一般蔡琰很少说这些事,如今既然说了,证明有些话已经传到了蔡琰的耳中。

  曹盼微蹙了眉头,一眼看向燕舞,燕舞上前回话道:“那日五官中郎将在县衙外寻的娘子,娘子与五官中郎君将说话时,一旁确实有不少人。”

  “罢了。”这不少的人,再之又都是有心之人,又怎么可能不夸大其词的传得沸沸扬扬。

  郭夫人道:“流言不能再扩散,尤其不可传到大王的耳中。”

  “那就要看看他想怎么样了。”曹盼显然与郭夫人的想法不一致,这件事她没有让人遏止,之前不会,之后也不会。

  曹丕,正好透过这件事看看他究竟是何打算,是不是,他这心里连她这个妹妹都容不得?因而不顾大局,在曹操出征前线之际,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?

  “若是传到了大王的耳中,于你不妥。”郭夫人微蹙了着眉头提醒了一句。

  曹操称王之后,即升了曹丕为五官中郎将,相当于他的副手。以往出征,曹操将后方尽交于曹盼,但这一次出征,他却让曹盼与曹丕同时掌权。

  “是骡子是马总要拉出来溜一溜,阿爹给了他机会,他如果蠢得自毁江山,那便怪不得旁人。”曹盼幽幽地说。

  旁人不尽然能懂曹操的心思,曹盼心里比谁都清楚。

  曹操不介意给曹丕机会证明他的能力,所谓能力,便是能纵观大局,同样也可以明白何谓镇守。

  蔡琰在一旁道:“大王想看一看五官中郎将的能力,娘子也与大王一般的心思,这一点心思想必大王能理解的。”

  “所以,哪怕这些话真的传到了大王的耳中,大王也不会怪娘子。”被蔡琰这么一点,郭夫人立刻就明白了。

  她独独没有想到的一点是曹盼与曹操之间的感情。

  曹操对于曹盼的感情似乎很纯粹,权势之前,原本无论是父子还是兄弟都只有满心的算计,曹操似乎并不担心曹盼于他有所谓的算计?

  曹盼这里头郭夫人有自己的思量,而曹丕那头在那天与曹盼说了那番话,暗想着究竟该怎么补救的曹丕,在听到他与曹盼当日争执都被传出反目时,脸都青了。

  司马懿也是听到了消息赶过来,与曹丕作一揖道:“公子。”

  “你也听说了?”曹丕一见司马懿就直言。

  “是,公子,万不可再叫这些谣言再扩散下去,尤其是不能传到丞相的耳中。”司马懿把自己想说的话一股脑的全都说了出来。

  曹丕看了他一眼,司马懿道:“在下知道公子并不认同尚书令所为,如果尚书令只是单纯的小娘子,公子以兄长的身份出言教训无人能够指谪。”

  “然尚书令不仅仅是公子的妹妹,更是魏王的尚书令,执掌六部。魏宫改官制,六部诸待完善,尚书令做的不过是分内事,除了大王,谁都没有资格说她做得对或是错。”司马懿将情况与曹丕说白了。

  曹丕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“你心里有数,再由着她再任意妄为下去,事情更没办法收场。”

  司马懿心下一叹,面上总是不露分毫,“公子,无论你对尚书令的作为有多少不满,但这是大王第一次让你与尚书令坐镇邺城,你要做的就是与尚书令一同把邺城安稳住了。”

  “这是大王给你的机会,要知道大王几次出征,尚书令都将后方坐镇得极好,如果你与尚书令起了争执的事传到大王的耳中,或者邺城果真因此而起了动荡,大王不会怀疑是尚书令所有,所有的罪过只会落在公子的头上。”

  司马懿果然是个聪明人,对于曹操与曹盼的父女关系,他注意了那么多年,不得不承认纵然如今曹盼大权在握,然而曹操对她的信任是如今天下任何人都不可比的。

  曹盼坐镇的时候邺城无事,刚让曹丕一块表现一下,先是他们兄妹不和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,要是邺城再因此而掀起动荡,曹操绝不会怀疑是曹盼所为,只会以为曹丕有意而为之。

  曹丕听出来了,“父亲就是不信我?”

  信与不信,不是只凭嘴上说说的,司马懿想了想曹盼这些年为曹操做的一切,将心比心,要是换了他,他也一定会更信曹盼而不是曹丕。

  不,不,不!他要做的就是帮着曹丕得到曹操的信任,助曹丕得到魏王世子之位,其他的,都可先放一边。

  这么想,司马懿深深道:“公子,想要大王信你,那你就要捉住机会。”

  机会,曹操已经给了曹丕了,要是曹丕自己捉不住,甚至还把这个机会给亲手毁了,那就怪不得别人了。

  “那日我跟明心说了那些话,她只与我说了一句,若是来日父亲出征回来,她让我把那日说的话一字不落的当着父亲的面再说一次。”曹丕这么跟司马懿说了。

  司马懿抬头看了曹丕,“公子那日都与尚书令说了什么?”

  曹丕顿了半响,终究还是把那天跟曹盼的对方告诉了司马懿,司马懿听完了再次看着曹丕,曹丕道:“这些话不能传到父亲的耳中。”

  照着曹操对于曹盼的偏袒,还有曹盼的巧言令色,曹操绝对会站在曹盼那边的。

  所以事情一但闹到了曹操的面前,他只会更让曹操对他不满。

  “公子想到了何人能让尚书令改主意?”司马懿听到曹丕的话暗暗松了一口气,总算没有糊涂到家。

  曹丕咬了咬唇,“并无人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