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32节(1 / 2)





  天下流离多少年,多少人因为不堪战乱而逃入深山,昔日孙权做过同样的事,致使江山兵力大涨,如今诸葛亮也如此作为,只会比孙权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  “准备好了,秋收之后,发兵!”

  大事都已经定下了,余下小事,兵行之时再说也无妨。况且,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,打战打的就是随机应变,要是什么事都是先知道了,这场战也就没有必要打了。

  “陛下是要亲征?”荀攸沉吟了半响把这话问了出来。

  曹盼一看过了过去问道:“朕自是要亲征的。朕还会带阿恒一起去。”

  这话实在是让人都惊住了,曹仁道:“不成,小殿下才多大,陛下就要带她上战场。不说行军迅速,大人都要吃不消,更何况是小殿下。战场之上,杀气冲天,万一把小殿下给吓着如何是好?”

  这可是曹盼唯一的孩子,将来大魏的下一任储君,这么大点的孩子,怎么能带她上战场。

  “臣却以为,此战,殿下能去看是殿下之幸。”郭夫人的想法与他们不一样,如此大战,那是与蜀汉的最后较量,曹盼与诸葛亮之间必是要分出个胜负的,此后,天下已定,再想兴战事,再想碰到诸葛亮这样的对手是不可能的。曹恒纵然还小,正是因为小,有些事就要让她看清楚,看得一清二楚,这个天下得来不易,从小刻在骨子,那比任何语言都要有力。

  “此战陛下纵以亲征,有诸将在前,陛下也只是在后指挥罢了,殿下也到了启蒙的时候,以战场为启蒙,这是殿下之幸也。”郭夫人的想法其实跟墨问差不了多少,已经见过曹盼这样的有为之君,其实并不怎么能够接受继任者不如曹盼,或者更该说是比曹盼差得太多。

  虽说曹恒还小,不太能看出什么来,但曹恒将来继承的将是大魏的天下,要是养成了一个连刀都拿不起的人,将来只能为天下人生吞活剥了。

  目光看向曹盼,只见曹盼笑着道:“朕记得幼年在许都时,因朕开的不卖酒家,引了不少好酒的人前去,昔年的衣带诏之事,荀公是过来人,朕当时因不卖酒家而卷入了其中,武皇帝因为那份衣带诏在朕的手里不便硬抢,就带了朕去见百官,朕记得武皇帝将刀递给了当时的汉帝,如今的山阳公。可是啊,山阳公却连刀都不敢拿,甚至还叫朕给吓着了。朕那时才三岁!”

  虽然曹盼自己知道自己的事,她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三岁孩子,然而用来当例子不要太好!她就脸皮厚点!

  “朕可不希望把阿恒养成山阳公。若是阿恒在这场大战中有所得失,只能说是她福薄,连去观望这场战的福气都没有,她将来如何担起这大魏的重任。历武皇帝,朕,多少人战死沙场而得来的江山,能交给一个连战场都不敢上的人?”曹盼毫不掩饰自己对于曹恒的要求,也觉得这样的机会不能叫曹恒白白的丢了。

  一战定胜负,不是她死便是诸葛亡。这一场仗,必然会打得惊心动魄,错过这场仗的人,是他的损失。

  听着曹盼说到这儿,一众人都吐了一口气,前车之鉴呐,谁敢不当回事。汉因何而亡?魏因何而兴,这摆在眼前的事,谁还能说曹盼是杞人忧天?

  “陛下若是执意如此,照看小殿下的人,还请陛下慎重。”荀攸一听就明白了曹盼是不可能会改变主意的,如此,那就只能请着曹盼把自家的女儿照看好了。

  曹盼对此道:“荀公,那是朕的小公主,难道朕还能亏待了她?”

  荀攸轻轻地一叹,让一个才满地跑得利落的孩子上战场,也就只有曹盼这样一个当娘的舍得!

  舍得,舍得,有舍才能有得!处在曹盼这样的位置,曹恒那样的位置,有些事情就是注定的,注定她们都不可能像正常的女郎那样,不紧不慢的长大,哪怕长不大也没关系,总是有人在前面给她们顶着。

  曹盼也罢,曹恒也好,她们都没人给她顶住,而一但她们走错了一步,她们就会粉身碎骨。

  如此,政事堂的诸公都明白,这一战曹盼要亲征,更要带上那一个个都摩拳擦掌准备要与之启蒙的小殿下曹恒。

  而于蜀州之内,诸葛亮接到了洛阳的信,从那细微的安排中已知大魏要兴兵蜀汉了。

  “令三军戒严,秋后魏必兴兵蜀州。”诸葛亮吩咐了诸将,马谡被秦无擒住关了几个月,再叫长青救回来,整个人倒是稳重了许多。

  “魏帝兴兵,来者不善。”马谡感慨一句,诸葛亮道:“魏帝自登基以来就已经准备着,如今动,就证明她已经准备好了。北方已定,哪怕是高句丽亦被其所灭,如今只剩下我们大汉了。她想要一统天下,必要灭汉。”

  马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唤了一声丞相,诸葛亮道:“以兵力而论,汉不及魏。早些年魏境不宁,以魏兴兵我们还能占些便宜,如今只能硬战了。我让人做的东西做好了吗?”

  长青听到这一字立刻答道:“公子,都做好了,足足两千只。”

  诸葛亮听着点了点头道:“论兵力大汉即是不如魏,那就节省兵力,以兵力尽押于前线。”

  “那押运粮草?”马谡一听立刻提醒了一句,三军未动粮草先行,他们的粮草纵不如魏那般富裕,但要养蜀汉的将士,还是可能的。

  “我自有办法。”诸葛亮胸有成竹地说。目光看向远方,“此战,一决胜负之机,且看是魏帝技高一筹,还是我计谋深远。”

  这一天,终究是要来了,诸葛亮又吩咐道:“召令诸将,议事。”

  大魏磨刀霍霍的准备大举兴兵,诸葛亮思虑的是如何在守住蜀汉的城池,反击之。

  与前两次的出征不同,那时他是以远涂长征,损耗兵力,如今以逸待劳,这第一战,曹盼会怎么打?怎么打,很快诸葛亮就知道了。

  昭宁七年九月,魏昭宁帝亲征蜀汉,以七万大军夺取蜀汉梓潼郡,一夜之间攻破了梓潼郡。首战告捷,且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夺得梓潼,致使梓潼郡连求救的信息都没发出去,一夜之间,全军覆没。蜀汉收到的消息还是汉中传出的,与之而来的还有汉中被困的消息。

  当初诸葛亮夺得了汉中,却失了巴东郡、巴西郡,而今梓潼郡再叫曹盼夺去,汉中就被断开了,哪怕汉中还在蜀汉的手里,也成为了一个孤城。

  汉中的消息能传回成都,那也只是因为这是魏愿意让他们传回的。

  以七万兵力攻破区区的一个梓潼郡呐,消息一经传回了蜀汉,举朝皆惊。他们都在不信停地算,算着曹盼手上究竟是有多少的兵力,才第一场战,竟然就以七万之数而出。

  曹盼以绝对的兵力夺取梓潼郡,她是太清楚魏与汉之间的优劣了!魏经曹操以来,国力大涨,再由曹盼数年经营,兴修水利以养民,甚至连女部也诞生了。其倾举国之兵而来,有多少兵马,只怕是谁都不敢少猜。

  “丞相,梓潼已失,汉中被困,魏以围而不攻,就是想让我们去救。救,便要过梓潼而去,不救,汉中怕是撑不了多久。”这么一通的理由说来,诸葛亮又岂是不知。

  当初拿下汉中,是为了可以北出,而今纵汉中还在他们手里,梓潼已失,巴西也在魏之手里,汉中就成了一块鸡肋。诸葛亮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纵然有所预料曹盼会攻梓潼,但他没有想到曹盼会攻得这么狠。

  可是一想又觉得再正常不过了,斗智,是为了不损失太多的兵马,也不过是因为力所不能敌,既然诸葛亮的劣势就是因为兵马不足,而曹盼的优势在于她兵多将广,不以己之优而攻之劣,曹盼又何必休养那么多年?

  “报,丞相,魏张辽兵出庐陵郡。”庐陵传来的消息,诸葛亮沉吟了许久,“宜都如何?”

  他这一问,众人都顿住了,“魏帝难道要兵分三路?若是如此,为何不从一开始就分兵?”

  为什么,为了打一个首捷,为了壮魏将的士气,更为了让他们生畏。七万之兵攻占一个梓潼郡,令梓潼郡在一夜之间失守了,消息传来不是让人生畏了?

  曹盼善战也善谋,尤其是算计人心,诸葛亮也得要自愧不如。

  所以诸葛亮道:“命三军准备,进军巴东郡。”

  分兵而战,蜀汉是比不得曹盼,但是分兵有分兵的好,当然也会有不好。梓潼必是占据曹盼兵马最多的地方,因为在梓潼之北还有一个汉中,汉中里还有蜀汉的兵马。

  不仅仅是梓潼,汉中邻侧的扶风郡,天水郡,这些也在一定的程度上牵制魏军的兵马,围而不攻,围也在消耗一定的兵力,正面迎击既无胜算,诸葛亮也要思虑如何解决如今这危机。

  兵出巴东郡,巴东这个地方拿在手里有拿在手里的难处,打起来一定能牵制一部份的兵马。